# 时
人的欲望理应转化为生产力,比如回溯自己写文章的历史。和同龄人相仿一开始是qq空间,然后是豆瓣,大学就自己开了博客(Wordpress),条件好了以后用上了VPS。学了相关技术后就想着自己写一套出来。这也是大概三四年纠结的开端。
# 解
其实在大学也自己用PHP写过些页面,但那并不是给人看的,所以一直在用Wordpress。大四左右想着自己从底层开始写后端,做过类似后端框架的东西,研究过websocket,甚至webRTC,但现在看来做出来的都还是些奇奇怪怪的东西--在没有参照下想当然的“最优解”。
技术发展日新月异,也许jQuery,JSP,.NET还不为人知的顶着半边天,但各种语言、框架与库又是何等的层出不穷。写博客框架这东西,也是边写边向往着新技术。在lightpress的仓库两年前创建的时候,想法是用Angular系统的前端,代码是敲了些,但实际情况是后端代码完全没有写。又过了差不多半年,自己写了些后端接口了,想着一定要做出来东西啊,但是如果全部用接口实现是不是对SEO不好啊?就想着用Markdown文件做数据源,模板引擎用jade,后端框架express,前端Angular,又敲了很多代码,最后功能是基本做出来了,但感觉十分痛心,一开始没规划好代码从中期开始就变成了一坨,自己也都懒得看了。时光荏苒,又半年过去了。过年后回到上海,想着还是把这东西好好的做出来吧,也给自己的心愿一个了解了。
# 礼
Lightpress的意义是啥呢?从用Wordpress开始,也许是自己用的主题没有优化,或是这个博客框架本身的原因,HTTP请求数过多,页面加载极其慢。别人挖的坑我为什么要填呢?我做的框架不能是坑,首先要摆脱的就是Wordpress给我的臃肿形象。Lightpress直译过来也就是“轻博客”。light又有灯与光亮的意思,也希望以后的Lightpress能好用到用户能它进行很好的创作,来照亮别人。
关于ID的问题,没什么好纠结的,毕竟多少年过去了我的个人博客名“小径分岔的花园”还淹没在搜索引擎不知道多少页之后。首先做好产品吧。
关于用到的技术,博客后台前端用到了Vue和Vue的element组件库,后端框架使用Koa,模板引擎为xtemplate,数据库为mongoDB。
今天说到的只是这个项目寒酸的历史,而我和这个项目也是同时获得了一次新生。用我们新疆那边的梗来说,我会想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这个项目,和它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(哈哈,估计没人能get)。先写这么多,整个项目的文档也会陆续补在这个博客的。
# 煌
最终我还是换成了 VuePress
23333333 现在技术太弱了,还是要积累一波。